
立體測圖儀作業的布點方案
用立體測圖儀測圖每個像對至少需要兩個平高點和一個高程點。因此單模型測圖是在圖面的四角上各布設一個平高點;雙模型測圖是在兩個立體像對圖畫的四角上各布設一個平高點。攝影測量內業測圖需要的像控點按上述布點方式采用全野外測定雖然測定精度較高,但是由于外業控制的工作量較大,只有在測圖精度要求很高的測區,地面聯測條件良好,或者是在小面積測圖情況才選擇使用。
稀疏布點
稀疏布點是指在外業只測定少量控制點,其余大部分的像控點要通過內業加密手段獲取的布點方案。解析空中三角測量采用的外業布點方案可按航線網布點或區域網布點進行。
航線網布點
如果以每條航線段作為獨立的平差單元進行解析空中三角測量加密時,所需外業控制點的布點方案稱為航線網布點。根據地形類別的不同分為下列幾種情況:
六點法。它適用于山地或高山地的測圖。布點時按航線分段,每條航線段首、末兩端和旁向重疊中線附近各布設一對平高點,一共是三對平高點。
五點法。丘陵地區由于高程點精度比平面點精度要難達到,平面點與高程點要采用不同布點方案。在測制像幅 比例尺地形圖時則以四幅圖為單位布設點。平面點在航線首、末和旁向重疊中線附近按品字形布點,高程則均勻按五排布設。在測制像幅萬地圖時以兩幅圖為單位布設像控點。
三點法 進行像片糾正和投影轉繪的外業布點方案是在每條航線首、末兩端和旁向重疊中線附近,按品字形布設三個平面控制點。





調繪像片的準備
調繪像片的準備包括像片的準備和調繪面積的劃分。調繪像片應該選擇影像清晰與成圖比例尺相似的像片。為了便于像片的著墨和整
飾,調繪前用橡皮在像片上來回擦拭,可以去掉像片光澤增大吸附墨水的能力。像片調繪要選用測區隔號像片,作業時除線性地物外,一般按像片順序逐片調繪完成。
各張像片劃分的調繪面積要保證測區調繪面積不出現漏洞和重疊。劃分面積的線條應選在航向和旁向中線旁邊,平坦地區可畫成直線與折線,對于丘陵與山地,像片東南邊畫成直線或折線,西北兩邊由鄰邊立體轉繪。此外,調繪面積線要偏離像片邊緣以上,要盡量避免分割居民地和重要地物。
開發信息資源,發展信息技術,實現國民經濟信息化是新世紀信息社會的首要任務。要實現地球信息的這一全過程,必須將遙感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制圖、多媒體與虛擬現實及互聯信息網絡和多維可視化技術等融合集成科學體系,以形成對信息流、物流、能流、進行時間、空間的綜合分析和全息數字化制圖。
現代地圖研制中,空間動態分析、多維乃至高維可視化、多媒體網絡制圖等都是重要的內容。目前,不少 !"# 的數據模型大多是二維,且往往是非時態的,因此,很難滿足動態分析之類的應用要求。所以,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研究,構建時間維與空間維一體化、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一體化和矢量與柵格數據一體化的數據管理系統,是當前系統集成、數據融合共享關注的共性問題。
可以相信,諸如面向對象及高維數據模型等的開發,會極大地增強地球信息的融合和動態分析的功能,形成為全數字自動化制圖系統。新世紀,地球科學信息化的發展、地球信息的科學體系融合集成,也將成為開拓數字地球的重要平臺。誠然,地球信息的嶄新科學技術體系和地學信息圖譜的研究,勢必會推動現代的圖學的飛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