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降觀測
根據編制的工程施測方案及確定的觀測周期,觀測應在觀測點設置穩固后及時進行。一般高層建筑物有一或數層地下結構,觀測應自基礎開始,在基礎的縱橫軸線上(基礎局邊)按設計好的位置埋設沉降觀測點(臨時的),待臨時觀測點穩固好,進行觀測。
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N2或N3級精密水準儀。并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高程應在同期觀測兩次后決定。
隨著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移上一層并進行觀測直到十0.00,再按規定埋設觀測點(為便于觀測可將觀測點設于十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層就復測一次,直至竣工。





建筑物產生變形的原因
建筑物發生變形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自然條件及其變化,即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及土壤的物理性質等;二是與建筑物本身相聯系的原因,即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結構,型式及動荷載(如風力、震動等)。此外,由于勘測、設計、施工以及運營管理等方面工作做得不合理還會引起建筑物產生額外的變形。所謂變形觀測,就是用測量儀器或儀器測定建(構)筑物及其地基在建(構)筑物荷載和外力作用下隨時間變形的工作?!白冃巍笔且粋€總體的概念,包括地基沉降回彈,也包括建筑物的裂縫、位移以及扭曲等。變形按時間長短可分為:長周期變形(建筑物自重引起的沉降和變形)、短周期變形(溫度變化所引起的變形)和瞬時變形(風震引起的變形等)。按類型來區分,可分為靜態變形和動態變形兩類。靜態變形是時間的函數,觀測結果只表示在某一期間內的變形;動態變形是批在外力影響下而產生的變形,這是以外力為函數來表示,對于時間的變化,其觀測結果表示在某一時刻的瞬時變形。

沉降觀測的次數和時間要求:沉降觀測的次數和時間,應按設計要求,一般次觀測應在觀測點安設穩固后及時進行。民用建筑每增加1~5層觀測一次;工業建筑應在不同荷載階段分別進行觀測,整個施工時間的觀測不得少于4次(應至少在增加荷載的
25%、50%、75%和100%時各觀測一次)。施工過程中如暫時,在時及重新開工時應各觀測一次。期間,可每隔2—3個月觀測一次。筑物和構筑物全部竣工后的觀測次數:年觀測3~4次,第二年觀測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穩定為止。觀測期限一般為:砂土地基2年,膨脹土地基2年,黏性土地基5年,軟土地基10年。當建筑物和構筑物突
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的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幾天一次的連續觀測。在基坑較深時,可考慮開挖后的回彈觀測。